2010年8月22日

My Battle Starts!

幾經掙扎 終於決心加入健身房 並找trainer協助
把我的問題交給他們處理
All I have to do is following her instruction.


八二一 my battle起始之日


第一堂課的開頭 有點不知所措 一個全新的經驗
既陌生又熟悉 畢竟 這不是我第一次上健身房 使用那些機器
但上次去 至少是5年以前 也年代久遠了


週六早上10點 現身健身房 在Training區域 尋找我的教練 Leslie
一個身材勻稱的白人女教練 第一眼印象 不是我習慣的相處類型
於是在忐忑中 開始了我的課程


前三堂課買的是Personal Training Introductory Package
基本上該方案的設計 是教你如何使用健身房中所有的設備
這個健身房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設計 就是在重量訓練的器材擺放方式
以前在亞歷山大時 受限於空間之故吧 只有分區擺放
但在這裡 他有5-6排的重量訓練的器材 面對一大面鏡子
越靠近鏡子的類別 難度越高
而同一排內 若依序使用 可以運動到全身不同位置的肌肉群
這是相當直接的設計 不需要多想 只要依序使用就可以了!


回到課程上
第一堂課 教練問我目標是甚麼 我告訴他 我想減重
目標是120磅 (約54.5kgs) 我認為這是ㄧ個健康的重量
我跟他說 等到了那體重後 再看下一步要怎樣


他接著問我 那你有想要甚麼樣的身材
What?! 難道我想要甚麼身材就可以是甚麼身材嗎? 這麼神?!
當時 還真的是沒有idea!
所以 當他在講好幾種形容詞時 突然有一句 聽起來很順耳
"Thin & Toned"
Yes, Thin & toned is nice!
我的小小紀錄單上 就多了Thin & toned了~


我也告訴他 很多亞洲女生不想要肌肉 但我不介意
我覺得有些肌肉線條比較好看
於是乎 在我們似乎達成共識後 開始今天的課程


先在我最喜歡的心肺器材上暖身5分鐘後 接著伸展腿部
由於長期on & off的瑜珈練習下 我的筋骨柔軟度跟延伸性(flexibility)竟比教練還好


伸展完後教練帶我做器材 下半身兩種 上半身兩種 交替
每種都是做15下, 做兩組
下半身的器材 我以前常做 所以蠻熟悉的
下半身的沒甚麼經驗 這次經驗很好 很喜歡~
小單子上寫了器材的重量 做為我自己去練習時的依據
做完之後在做核心肌群的運動 就這樣50分鐘


教練問我 以前是運動員嗎? 因為我的動作都做得很到位 精神態度也很好
我不禁想 原來 我看起來像是發胖的運動員 哈哈哈
教練提醒 後續若有痠痛 不要定住不動 反而要做ㄧ些伸展 或是 散步
這樣可以讓痠痛代謝掉 否則 不動反而會留在身上 累積漲大
頭ㄧ次聽到這樣的建議 所以 下午也不敢睡
出去走路逛街 希望把可能累積在肌肉的乳酸代謝掉


接著我問教練 在下一次上課前 我應該怎麼運動呢? 比如cadio 45mins or 1hr?
他給我的建議是
那個我很愛的心肺器材 3次 依照他建議的設定參數進行 20-30分鐘
重量訓練 2次 及全身的核心運動 2次
就這樣 有點挑戰 但又不是難到讓我害怕有壓力
他沒有要我做太多的cadio 而是20-30mins 這讓我很驚訝!
但我喜歡這樣的循序漸進


猶記當年第一次練瑜珈 是在芝加哥念書時
瑜珈老師要我們專注於自己 好好呼吸 好好伸展
後來回到台灣後 有次到亞歷山大上一堂非常熱門的瑜珈課
我擠在遠遠的角落 老師要我們做著難度極高的動作 還說大家一定可做到
心想 為何要這樣呢? 每個人的柔軟度都不同 為何沒做到就像是不努力一樣?!


同樣的比較 在一個核心肌群的動作 叫Bridge
在台灣上拳擊有氧時 老師很愛在最後要我們做這個動作
ㄧ次就要1分鐘 而且要做兩次!
結果是讓我十分抗拒做這個簡單的訓練 甚至因此不太想去上我愛的拳擊有氧
而我的trainer在這個動作上 叫我做20秒 休息後 再做一組


這 就是不同的Approach! 必須說 我喜歡美式的做法


在教練課程結束後 我又回到心肺功能器材上運動了35分鐘
滿足的離開了健身房


之後的一整天 我的身體不斷發熱 好似還在燃燒ㄧ般
這樣的感覺 讓我想到小時候 暑假在游泳池大玩特玩後的午後


就這樣
My battle starts at the later summer in South Ca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