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賈伯斯傳 -- Walter Isaacson

賈伯斯傳
作者: Walter Isaacson


開始使用蘋果的產品 也不過是兩年前 卻從此臣服於他設計出來的使用者經驗裡





我的第一個蘋果產品是iPhone 3GS 
在使用iPhone之前 使用過各種手機 
西門子, Panasonic GD92, Nokia3650, Motorola, HTC阿福機
個人覺得就傳統手機來說 Nokia的使用介面最優
HTC的Windows版本 真的是 就跟在用PC一樣 讓人不愉快...
有了iPhone 後來因緣際會買了mini mac 下一個 應該就是iPad了


在閱讀這本書前 關於Steve Jobs的認識 都是他堅信完美做到最好的一面
他在Standford的演講影片/ 講稿 廣為流傳 大家把他像神一樣的崇拜

然 此書Steve讓作者 直接揭露了他個性反覆黑暗的一面
在此之前 我對他並沒有像神一般的崇拜 因此 也沒有被戳破的幻滅
看到他毫無保留以人性最惡劣的弱點 對待他的家人, 朋友, 同事時
理解到 人都有黑暗陰沉面 但是 這也無礙於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Steve Jobs似乎對於自己被過度神話 顯得不以為意
也因為這樣 他才能繼續驕傲的 以自己的觀點 創造出他認為完美的產品
跟他生活工作共處的人 應該是繼驕傲又辛苦的吧!


此書並非全然自傳 作者依照時序講述Steve Jobs生平. 
內容除了作者與Steve Jobs多次的訪談外 亦盡量蒐集資料 讓Steve的故事 顯得客觀
這與書中一再提到Steve Jobs有扭曲現場力場的能力 以致於大家被"洗腦" 接受他的觀點
這樣的人 對於自己所記憶的事情 難免偏向自己所好的狀態
會這樣解釋 與以前看過的一本書提到證詞與記憶的論述有關
書名不記得了 但其中一部份在解釋 人的記憶 並不牢靠
所謂的證人的記憶 很容易因為偏好而被竄改 直到客觀的證物被提出
故 書中常常有Steve Jobs的說法 跟另一方說法想左的情境
Steve Jobs記憶的內容跟其他人不同一事 也不足為奇


====================================================


無論Steve Jobs人格如何 行事風格怎樣 都無法否認他是讓世界變得不同的推手
閱讀此書時發現 這些看似水到渠成的產品 如: iPod, iPhone, iPad 
都不是什麼market research, 規劃產品roadmap而產生出來的 
這些產品的出發點只基於Steve Jobs的一個信念與要求
提供消費者一個不只可以簡單使用且漂亮的產品 
所以像Steve Jobs堅持吸入式光碟機地採用 使得他們在數位音樂普及時暫時落後
爾後卻生出更酷更棒 劃時代的iPod
並把複雜的功能留在電腦端操作; 手持系統部分維持在簡單易用的介面
同時 在專案的開發上 用很簡單的四個象限 決定產品的規格
所以在選購apple產品時 真的不需要複雜comparison sheet


說到這個 不得不說 除了apple 好像沒有人做得到讓消費者可以輕易選擇產品
因為台灣自稱科技島 搞得台灣人好像都必須很懂得科技產品規格似的
我個人的電腦的知識跟使用能力 應該有平均水準
然兒 面對那麼多不斷更新的新技術與spec 要追上那些"常識" 不免令人感到疲累
蘋果的產品選擇 相對就簡單得多
以iPhone為例 就只有硬碟容量不同而已 其他規格相同
如果去htc網站看手機 還真不知道怎麼下手 
到底ABCDEFG...XYZ這26個機子有什麼不同 我該從何選起?
連我最近在看GPS, 到Gamin網站 我也搞不清楚 到底多那4G 對我到底有什麼好處?!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對Android系統 即便試了兩個機種 HTC手機 &  Kindle Fire 
卻一直無法喜歡 而且確定還會繼續跟著apple一段時間


生活已經夠複雜了 商人為刺激消費 可以讓你過得更複雜
美其名是提供多樣的選擇 說穿了就是不願意思考透徹 從專業的角度提供一個對的產品
把選項簡單化 未必是看清使用者的專業能力
相對的 當自己有足夠的專業 提出對的產品 消費者也自然可以感受得到
但 從蘋果的策略 提供"簡單"的選項給消費者 一點也不減損他們的營業表現
而 這看似簡單的選項, 叢書中的內容 可以理解 這篩選的過程 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