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出版
作者: Elizabeth F Loftus , Katherin Ketcham
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專家,專門領域是認知和記憶,也經常以專家證人的身份在法庭向陪審團及法官解釋人類認知、記憶的程序,協助陪審團或法官評價目擊證人的證詞。但是為此,他也承受許多壓力。特別是受害者家屬的不諒解,認為她幫"壞人''說話。
書中探討人類記憶的可信度、記憶被重組、被誘導判斷等面象,並以其參與的案例來讓讀者瞭解人類記憶與認知的盲點。
我們的記憶真的完好無缺嗎?
目擊證人的證詞,能左右審判結果;而目擊證人的證詞靠的是人類的記憶
其證詞的價值是因為一般人堅信,我們的記憶是被保存的完好無缺
但是真的如此嗎?
美國1979年的一項研究,請實驗對象從15個一分錢銅板的圖樣中挑出正確的那一個,能正確挑中的人,不到一半
馬上來玩一個小實驗:
相信大家對拾圓硬幣都不陌生,請想想拾圓硬幣的人頭那一面的圖
1. 你能想起來上面的人頭是誰嗎?
2. 你知道上面有寫什麼字嗎?
3. 上面的字是從左寫到右或右寫到左呢?
有太多因素會污染我們的記憶
大多數的目擊證人都是好意,他們想幫忙。
尤其是暴力案件,他們更想幫助抓到兇手!
雖然目擊證人努力要指認出真正的兇手,但如果他們不太肯定,或是列隊指認中沒有一個完全符合他們的印象的話,他們通常會轉而指認最符合他們對兇嫌印象的人。
不過這樣選出來的人通常是錯的。
多少人因錯誤指認而沉冤莫白呢?
據一篇博士論文:Convicting the Innocent: Where Justice Goes Wrong 作者統計
FBI登記有案的中大案件(Indexed crimes) 被起訴與定罪的人中約有千分之五的人是清白的,換算起來,在美國一年約有八千五百個冤獄案件。其中,推斷有超過50%是證人誤認。
如果一個有罪人的被指認入獄,是正義得到伸張;如果一個無罪的人被指認有罪而入獄,他一輩子都會想,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人的記憶固然有缺失,但你願意人家用難免有"錯誤"來解釋你被錯置的人生嗎?
看完這本書,對於自己過於自信的記憶有所保留;對於別人過於自信的記憶有所驗證
看看我們的媒體報導他們自己或是警方辦案的過程,更讓我覺得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