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常態對外公開寫作, 已經七年. 這七年間, 網路社交資訊平台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臉書從當紅炸子雞變成過街老鼠; 推特大幅縮減文字限制, 成為時事消息來源; 青少年主流從Instagram 到Snapchat到TikTok; 短影片當道; Podcast是新的收音機; Spotify是新的CD; Netflix等串流平台是新的第四台與電影院.
過去七年, 優游在各種平台上, 卻只想躲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文, 一方面有感分享生活的資訊, 不差我一個, 自己也沒有特別強; 再者生活上, 心情上有很多轉折, 需要先反視自己, 才有能力分享. 終於, 在更多不確定因素四起的環境下, 決定回到自己這個網路園地, 重新耕耘, 分享並記錄生活與心情.
2020年中, 於疫情間, 開車橫渡美國, 搬到新的城市, 與姐姐跟他的小孩同住. 我的小黑硬皮鯊(Impreza), 滿載一車最後的家當, 疫情中的長途旅行, 多虧朋友相挺同行, 一輩子難忘.
|
進入南達科他州 (South Dakota) |
南加州與Tri-State (紐約/紐澤西/康乃狄克), 截然不同的氣候與生活型態. 熟悉又陌生. 去Verizon領取Wifi modem router時, 服務人員知道我從加州搬來此, 大嘆我們這裡只有搬出去, 哪有搬進來的? 然, 揮之不去的疫情, 讓很多原本住在曼哈頓的家庭往郊外搬. 當網課與在家工作成為常態, 能有自己庭園的獨棟房子, 是任何經濟許可的人所嚮往的.
|
有訪客的院子 |
秋天掃不完的落葉; 冬天鏟不盡的雪; 春天開不完的花; 夏天不想落下的太陽. 各具特色的四季, 總能在順應自然的過程中, 增加新的人生體驗.
|
沒有溫度的冬陽 |
因為疫情, 天天自行煮食. 從開頭連續三週不敢出門買菜. 即便恢復固定買菜, 但是仍不敢買外賣或是外食. 過去自己一個人, 愛吃甚麼煮甚麼, 輕鬆自在; 現在跟著一家子住, 要滿足不同味蕾, 而且還天天煮. 從每週要擬菜單, 練就現在煮飯前看看冰箱裡有甚麼就煮甚麼. 有點體會我們的媽媽阿嬤那一輩人的狀態.
2022年冬末初春, COVID-19疫情尚未消失, 俄國普丁硬是強境烏克蘭. 無法控制大環境的發展, 起碼可以做到有意識地察覺自己的情緒, 過好每個時刻, 關心自己在乎的家人朋友.
|
烏克蘭加油 |